澳门英皇娱乐场_英皇娱乐棋牌-游戏*官网@

图片
我市“三绿”并举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2025-10-23???09时57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张大硕,通讯员娄超)近日,滦平国有林场工作人员从总场出发,驱车行驶至辖区拉海岭林场,在作业区的空地上,操控无人机完成运输作业。


“以前依赖牲畜运输,费时费力,如今,无人机的应用让作业更便捷,在搬运效率提升数十倍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费用。”在拉海岭林场,云杉、水曲柳、油松、侧柏等树种错落生长,该场场长李建忠喜不自胜。


“我们通过砍掉枯死树、劣质树和被压木,优先保留保护实生树木和幼苗,见缝插针补植阔叶树种,逐步形成永续林。”滦平国有林场总场经营产业发展科科长刘金柱说,林场还建立“疏伐+修枝”“疏伐+补植”可持续经营的示范林,实现森林经营工作的重大转变。作为衡量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总蓄积量从2019年的140.7万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72.0234万立方米。


滦平国有林场总场建场初期,造林绿化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大规模种植单一人工纯林,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为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林场从2009年开始进行森林抚育经营工作。


2023年,滦平国有林场总场拉海岭林场被纳入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024年底已完成森林经营任务1.9343万亩,2025年计划完成可持续森林经营任务0.8万亩(天然林1661亩、人工林6339亩)。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千松坝林场,驱车行驶在千松坝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上,目之所及,云杉、白桦、落叶松、山杨等林木挺拔、错落有致。


“上世纪,因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原因,这里的土地一度沙化严重。”回想起“沙尘从春刮到冬”的场景,千松坝林场场长何树臣仍记忆犹新。


1999年秋天,一支由13个人组成的先遣队来到大滩镇,打响千松坝造林的“首场战役”。


20多年来,千松坝林场累计实施工程造林超过116万亩,治理荒漠化、沙化面积近150万亩,已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构筑起京津北部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


近年来,我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加快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着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去年,全市国有林场推进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10.6万亩。今年,全市组织13家市属国有林场继续开展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通过持续创新探索经营模式,着力打造京津冀区域森林经营示范样板。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