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中心深入开展“两保一强”专项行动纪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运输需求的旺盛增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经济大动脉”作用日益凸显,市公路中心始终扛起建设“人民满意公路”的行业使命,致力于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常态化开展保安全、保畅通、强服务“两保一强”专项行动,努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出行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坚强的公路交通保障。
聚焦隐患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今年芒种时节,233国道赣榆区沙河集镇段车水马龙。主干道上,运载集装箱的过境货车疾驰而过;在道路两侧的安全防护栏内,抢收麦子的村民忙碌穿梭……
“多亏国道两侧安装了安全防护栏,不然农忙的时候,路上下地干活的农用机动车和电动车很多,加上时不时遇到横穿马路的行人,安全隐患非常大。”家住国道附近的村民张大爷告诉笔者,自从2022年这里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后,通行环境大变样,不仅人车混行的情况减少了,而且还提升了通行效率,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233国道沙河集镇段全长16.7公里,涉及17个行政村,由于沿线车辆修理店铺、加水点、废品收购站无序经营,辅道配套不到位,非法增设道口现象突出,大型货车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路域环境和交通出行安全。为此,市公路中心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赣榆区交通运输局、沙河镇人民政府对该路段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全市先后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140余公里,完成省市事故多发路段整治39处,打造“科技兴安”示范路4条,在全省率先完成普通国省道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完善提升工程,大大提升了公路本质安全水平。
强化养护管理提升出行品质
6月上旬,345省道灌南段修复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参建单位正抢抓施工“黄金期”紧张忙碌地开展工作,各类机械设备协同作战,安全员引导过往车辆减速有序通行,施工路段交通运行正常,没有出现车辆积压拥堵现象。
今年,市公路中心启动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50公里。为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养护作业占道施工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影响,该中心通过错峰施工和分段施工的方式,加大人力、材料、机械投入,人停机不停,连续作业,保障施工路段早日完工通车。
近年来,该中心坚持以“苏式养护”品牌为引领,不断强化养护新技术应用,全面打造养护现代化示范工程。针对当前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巡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滞后、巡查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低、数据集约利用难等问题,牵头完成“融合智能辅助巡查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探索研究”项目,并获评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举办的第二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案例”优质工程。
拓展服务功能践行为民初心
“没想到除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也有服务区,而且还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驾乘人员休息区,服务真是太周到了。”2025年高考结束后,河南省商丘市的考生家长刘先生驾驶新能源汽车带着孩子到连云港连岛旅行,车辆行驶至东海县311国道时突然提醒电量告急,需要立即充电。就在刘先生着急不知所措时,他的孩子通过手机电子地图搜索到不远处的311国道晶都驿站服务区充电站,及时避免了一次“人在囧途”的尴尬之旅。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途中电量不足、半路没电等“燃眉之急”,市公路中心秉持“安全便捷、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原则,构建规模适度、分布合理、运行高效的充电网络。截至去年底,全市普通国省道服务区、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53根(其中快充25根、慢充28根)、充电车位7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充电桩全覆盖。新能源车主可通过线上查询充电桩分布数量、使用状态等信息,合理规划充电时间,既能节省开支,又能避免高峰时段排队。
此外,市公路中心还以打造“大美山海路”服务设施品牌为抓手,相继完成多个服务区改造升级,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242省道黑林服务区先后获得“英皇娱乐棋牌:首批学雷锋示范站点”、第二批全省交通运输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文明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273省道温泉停车区等6个服务设施入选省级“公路驿站”。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