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政务要闻

“空天地一体” 织密防火网络 海州全力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 时间:2025-04-04 08:20:48
  • 来源:连网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严禁携带火种进山,严禁野外用火,违者依法严惩……”近日,海州区各森林防火卡口,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森林防火警示宣传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过往群众注意防火安全,给过往群众打好“预防针”,时刻提醒大家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

清明前后,群众祭祀、踏青等户外活动日益频繁,森林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多,为有效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海州区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采用“空天地一体”的监测系统,多管齐下,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守护山林

压实责任,搭建防控网络

“我们在公墓区划设了集中祭祀点,配备了130台环保焚烧炉和百余个消防水桶,沿山林布设2.6公里防火隔离带。一开始有村民不理解,觉得烧纸是传统,但志愿者挨家挨户讲政策,李大姐还主动将纸钱换成鲜花,现在大伙儿都明白绿水青山才是留给子孙的财富。”海州区朐阳街道防火办负责人说。据了解,海州区森林防火责任面积3.51万亩,主要集中在锦屏山和花果山2个山场。为守护青山绿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海州区强化应急、消防、林业等部门协同联动,明确属地、主管部门、涉林防火单位责任。全区共设立护林防火卡口48个,建设护林房75座,语音播报杆73个,森林防火预警监控28个,林区覆盖面积90%以上,做到逢车必检查、逢人必告知,坚决把火源火种堵在山下林外。

空中巡航

科技赋能,火情早发现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仪,穿梭于山林间,对地势险峻、人力难达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测。”4月2日上午10时,海州区应急管理局启用无人机在花果山街道开展森林防火巡航工作。通过实时回传画面,工作人员可及时发现初期火情,大大提升了巡查效率与预警能力,为森林防火工作增添有力保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海州区利用无人机在重点地段、坟山墓区开展空中巡查巡护,利用“人防+技防”筑牢林区火源管控安全防线。

无人机凭借其机动性强、监测范围广的优势,能够快速抵达人员难以到达的偏远林区,对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能够精准捕捉林区内的烟雾、火源等异常情况,并实时将数据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迅速锁定火灾隐患位置,及时派出人员进行处置,大大提高了火情发现和处置的效率。

地面值守

严守卡口,隐患全排查

“清明期间,我们在重点林区、墓区入口等28个护林卡口设置了全天候防火检查点,街道防火队员、护林员轮流巡查。”花果山街道防火办负责人一边翻看登记簿一边说,“每个进山的人都要进行实名登记,火种直接收进专用箱。”

除了空中巡航,地面防控同样是海州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各个进山路口,海州区森防办成立防火检查组,分片区对全区48个森防卡口“家家过”,重点检查“八有卡口”落实情况。工作人员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登记,仔细检查是否携带火种,并向他们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织护林员加大日常巡护力度,采用徒步巡逻的方式,深入林区,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防火队伍按照“驻防前置,人车一体”森林防火工作机制,落实火情零报告制度,遇有火情,实行“扑报同步”,迅速信息扎口上报。

未来,海州区将持续探索。一方面,持续深挖科技潜力,进一步优化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引入更先进的智能算法,让“空天地一体”监测体系预警更及时、定位更精准。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立体防灭火体系,根据不同林区地形、植被特点,灵活调整“以水灭火”策略,定期开展实战演练。通过不懈努力,持续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将绿水青山守护到底,为生态发展和群众生活筑牢安全屏障。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