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开发区梯度“孵化”育强科创生态链
在市开发区连云港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形态各异、泛着金属光泽的汽车零件从流水线上有序“流下”,准备发往国内外车企;连云港富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里,高精度机器质检正逐步替代人工,检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昨日,笔者从市开发区获悉,如今,该园区已有137家高新技术企业、48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4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园区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近年来,市开发区致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高企加速成长、对标提质机制,不断提升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去年,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达86%,创历史新高。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园区厚植创新沃土,构建全要素保障体系的持续发力。
在如此优渥的环境滋养下,一批“小升高”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东睦新材料生产车间内,东睦新材料副总经理李伟拿起一款槽磨零件向笔者介绍:“这类精密部件的加工工艺独特,目前国内制作的厂家还在少数。”为了更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去年至今企业累计研发新产品160余种,目前每天产值达到80万元,今年计划销售额2.6亿元。为了帮助这样的企业发展壮大,市开发区为企业构建了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扶持政策体系。为了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市开发区积极使用政策工具,鼓励企业采购智能检测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升车间智能化水平。此外,在企业申报高企时,园区针对流程复杂的痛点,特地开辟“绿色通道”,审批周期较常规流程进行了压缩,大大提高了申报效率和成功率。
当前,市开发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种子”,下沉服务摸清创新底数,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梯度培育链,专班“一对一”跟踪需求,精准滴灌研发辅导、政策培训,并对企业实行全周期靶向扶持,发放入库奖励、研发资助等“政策包”,提升企业获得感。
今后,市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服务支撑,早谋划早培育,重点追踪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积极做好各项政策落实,为2025年高企申报认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