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动能“扬帆”海州湾
潮起海州湾,风劲正扬帆。
在赣榆区,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产业链变革浪潮正奔涌向前。
从碧波万顷的深远海养殖到低空翱翔的智慧无人机,从总投资约64亿元LNG接收站建设到绿色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突破,赣榆从多个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落笔,在高质量发展蓝图上挥毫泼墨。
石化强链 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近年来,赣榆区为加快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产业强区工程,构建产业链上的责任链,壮大“5+X”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未来产业布局落户,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
日前,国家级重点能源项目江苏华电赣榆LNG接收站项目防波堤改造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继围堤合龙、陆域吹填和储罐区地基处理等关键节点后又一重大进展。该工程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我省首个获批的新增围填海项目,建设1座21.7万立方米LNG卸船码头、3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及配套设施。投产后,将极大提升我市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战略地位,为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切实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全国天然气一张网。“目前,正在进行码头承台浇筑、储罐区域桩基施工和即将进行的防波堤改造二期工程。本次改造将对长度1.4公里防波堤进行结构性升级,对原有路面拓宽13米至16米,并新增相关照明、控制和排水系统。改造后不仅为当前施工进度创造有利条件,更为项目投运奠定坚实基础。”江苏华电赣榆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许挺介绍。
在加快构建石化新材料产业链上,赣榆坚持“炼化一体、减油增化”,稳步推进柘汪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扩区,丰海高新材料丙烷综合利用项目全面启动主装置施工,华电LNG接收站项目加快建设,华星LPG项目主体完工,昌华化工高分子树脂项目建成投产,力争2025年实现产值235亿元。
向海图强 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作为我省“近海亲海第一区”,赣榆区的海水育苗和远洋捕捞均在全国沿海占有一席之地。
3月24日,赣榆区在秦山岛东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功布设我市首座60米级HDPE(高密度聚乙烯)重力式养殖网箱,标志着赣榆区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建设海洋强区提供了实践范例,在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养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赣榆区HDPE重力式网箱的成功投放,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效、离岸绿色养殖示范,更将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开启赣榆离岸养殖的全新模式。
连日来,在青口中心渔港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现场,多台大型混凝土浇灌机正在向码头重力式挡墙基础平台进行浇灌,工地上挖掘机、浇灌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轰鸣不止,到处呈现一派火热建设场景。“工程已经进入建设的关键时期,目前现场正在进行码头挡墙主体分块浇筑工作,同步进行东码头面修复和翻建港区围栏工程,正在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四月中下旬全面完工。”现场施工建设负责人李湛介绍。依托该项目,赣榆把青口中心渔港打造成一个以港口经济为支柱产业,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城镇建设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的现代化渔港,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海产品卸港集散达到12万吨。
以海洋经济“十个一”工程为统领,赣榆区正全面加快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部省共建苏鲁海产品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招引海洋食品、预制菜、远洋渔业等项目,丰富拓展海洋产业业态,用好海洋产业科技联盟等平台载体,加快科技攻关,为企业和渔民增收赋能。
竞速未来 抢占创新驱动新赛道
3月21日,赣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约吉亚新材料低碳纤维生产、新至双碳微电网等项目。
以“高”为引领,以“新”为动力,赣榆高新区多项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生花。其中,吉亚新材料低碳纤维生产项目由连云港吉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规划,投资10亿元,致力于建设年产1.5万吨低碳纤维的新型绿色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年税收达2000万元。新至双碳微电网项目由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该项目犹如一位“资源整合大师”,通过对区域内能源基础设施、新能源电源、储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整合,全面提升本地电源和电力设施利用效率,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在赣榆低空经济产业园,通途智数与天明空天正演绎“软硬结合”的低空产业协奏曲。前者依托四大研发中心构建低空智控生态,后者投资4亿元打造苏北最大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基地。在应用端,从70公斤级农业植保无人机到配备综合导引系统的应急救援机型,赣榆制造的无人机已实现200亩/小时超高效作业,森林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
赣榆区正紧盯低空经济、氢能、合成生物、银发经济、大数据等有基础、有前景的未来产业,深化政策研究,加快谋篇布局,积极对接头部企业,尽快集聚壮大。
主导产业集聚成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布局落户……赣榆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点,撬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布局的连锁反应,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延链强链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片热土正以澎湃的创新动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山海经”。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