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引擎”为港城快递“保驾提速”
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智能分拣的现代化车间、繁忙有序的电商仓库……昨日,笔者走访港城邮政行业多处现场,处处感受到“冲刺决胜”的奋进热潮。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邮政管理局正以“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强邮之路建设,为“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邮政动能。
在海州区顺丰物流运营中心暨分拨基地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进行钢结构主体施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08亩,建成后将形成日处理快递量50万件的处理能力。”现场负责人仲崇阳介绍,为确保今年8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施工方科学统筹工期、严控施工质量,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项目建设提速,夯实发展根基。这样的建设热潮在全市邮政系统随处可见。目前,灌云县快递园区正在进行地基打桩;连云港邮政分公司分拨基地扩建工程桩基已经完工,地圈梁浇筑基本完成;东海县和灌南县快递园区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规划。“‘一心多极’的快递物流园区布局正在加速成型,这将为今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突破10亿件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鲍星表示。
在东海水晶城1号馆,中通快递设立的专属分拣线正在高效运转。“我们为水晶商户定制了‘保价专线’和‘国际小包’服务,今年业务量同比增长40%。”东海中通快递负责人陈飞介绍。
产业融合深化,培育新的增长点。市邮政管理局通过落实“快递进厂”行动,已与全市百余家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同时开展“快递助农”工程,为海产品、农产品等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水晶、海产品、特色服饰等特色产业寄递业务量达1.3亿件,占全市快递总量超50%,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
“我们不仅要巩固存量,更要培育增量。”市邮政管理局市场处副处长亢留柱介绍,当下正通过仓配一体化企业招引、扶持小微电商企业成长等方法做大全市快递市场容量。当前,我市新培育的增量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东海穿戴甲和学习用品日均发件约10万件和4万件,灌南日用品日均发件约3万件,赣榆蓝莓和牛羊肉日均发件约3万件和2万件。
科技创新重塑行业生态。目前,全市无人快递车线路已开通4条,其中1条在繁华商业区,力争在今年底实现三区三县全覆盖;推广应用无人驿站模式,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全市快递企业智能安检机配置率预计年底实现100%覆盖。更令人期待的是,低空快递试验航线已完成前期论证,高铁快运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步入二季度攻坚关键期,我们将紧盯全年10亿件快递业务量的目标,以‘园区建设提速、产业融合提质、科技创新提效’三大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程。同时,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谋划枢纽经济、智慧物流、绿色邮政等战略方向,为行业长远发展谋篇布局。”鲍星说。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