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入选全国省级经开区百强榜
昨日,从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获悉,在刚刚公布的全国省级经开区500强榜单中,徐圩新区成功晋级百强,位列第51位,并位列潜力升级榜单前百强。赛迪顾问专家表示,徐圩新区产业集群化程度高,是国内化工园区中发展和生态共荣的典范园区,代表着石化园区新的发展趋势。
截至2024年,全国省级开发区总数量达2200余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超过90%。该榜单通过对综合发展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发展活力、战略支撑力、高效组织力五个方面的研究,评选出省级经开区500强。徐圩新区是我市唯一入选的省级经开区,彰显了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发展以及战略支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4年,徐圩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0%,增速全市第一;石化基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6%,对全市增长贡献度为72.9%、拉动全市工业产值4.4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额108.6亿美元、增长28%,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综合实力在全国695家重点化工园区中位列第9位,排名前进5位。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徐圩新区加速促进园区企业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创新型企业转变,园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完善科技攻关体制机制,园区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与此同时,围绕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深加工转型,徐圩新区加快招引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项目,加快形成完整优质的产业链条。持续深入挖掘临港区位优势,徐圩新区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破题开局,徐圩临港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
园区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024年,徐圩新区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奥升德己二胺、虹威POSM及多元醇等项目建成投产,公共管廊二期如期建成,二四港池支航道改扩建等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围绕港区发展,徐圩新区提出依托海河联运优势加快向综合枢纽港转型,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重点推动徐圩港区口岸扩大开放完成国家级验收,盛虹商业油气储运基地取得国务院用海批复,大宗商品储备基地纳入国家战略,船舶海工产业落地条件基本具备;推动全港船舶实现统一调度,危化品船舶实行夜航试航,港区通航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此外,徐圩新区还着力构建海河联运、内外双向的交通枢纽体系,311国道连云港东段、228国道连云南段等重点交通项目明确了规划建设方案,加紧按程序推进;宿连航道徐圩段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通航后,京杭大运河将在徐圩港区实现江海直达,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也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内河、海港双向贯通的化工园区。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