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社会公众征求《关于聚力办好第二十一届省运会 加快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修改意见的通知
2026年,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办。为全力做好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统筹同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新港城。我局起草了《关于聚力办好第二十一届省运会 加快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现向社会公众征求修改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求意见时间
2023年4月3日至4月13日
二、修改意见反馈
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修改意见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英皇娱乐棋牌:体育局办公室。
(联系人:陈茜 电话:85832393 邮箱:1592144612@qq.com)
特此公告。
英皇娱乐棋牌:体育局
2023年4月2日
关于聚力办好第二十一届省运会加快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6年,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办,省运会是全省规模最高、影响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建市以来我市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承办好这次省运会,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连云港的信任、重托和期待,为推动我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对城市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全力做好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统筹同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新港城。根据市委、澳门英皇娱乐场: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承办省运会的重要意义
承办第二十一届省运会,标志着连云港体育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起点,对城市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全市上下务必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坚持“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工作要求,发挥好办赛综合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新时代省运会新标杆,促进人民期待的新港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承办省运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承办好第二十一届省运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建设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实施的重大责任,对我市以省运促发展,打造“实力连云港、活力连云港、美丽连云港、幸福连云港”必将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二)承办省运会是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实力连云港建设的重大举措。承办省运会,有利于进一步彰显我市体育特色品牌,并以赛事为平台做好“体育+”文章,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生态等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体育健康投资和消费转型,满足高品质、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和健康培训需求,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后发先至提供新动能。
(三)承办省运会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活力连云港建设的重大机遇。承办省运会,是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检验,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剂”,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现代化海滨城市内涵,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补齐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短板,推动城市全面提档升级,构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四)承办省运会是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推动幸福连云港建设的重要平台。承办省运会,是新时代连云港的一次全面展示,是对城市面貌和文明形象的集中检阅。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位,加快提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生活品质。发挥综合带动作用,在更高平台上宣传推介连云港,提升连云港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高举省运会大旗,坚持“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工作要求,以“办靓城市、迎接省运”为主线,办出特色,搞活城市,凝聚人心,助推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擦亮城市品牌,全方位提高连云港城市综合承载力,彰显连云港山海特色资源禀赋,打造优势体育城市品牌,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展示新时代“后发先至”新成就,为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新港城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加强组织协调,精彩圆满办赛。坚持“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工作要求,围绕“精彩看开幕、满意看接待、圆满看安保、成功看宣传、城市看环境、硬件看场馆、竞赛看规范、服务看保障、休闲看山海”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集全市之力办成一届精彩、圆满、难忘的体育盛会。
(1)筹备组织好赛事。坚持节俭、热烈、安全、高效,广泛动员、周密组织,高标准完成省运会场馆建设和各项筹备工作,圆满完成省运会办赛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提升竞技体育成绩。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竞技项目训练备战,确保我市代表队在省运会上取得历史性好成绩,展现东道主良好竞技水平和参赛形象。
(3)打造好开闭幕式。精心设计开闭幕式总体方案,突出山海特色、人文特点和城市发展新成就,充分挖掘连云港元素,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呈现赏心悦目、特色鲜明、富有创意、令人难忘的开闭幕式。
(4)做好文明服务保障。倡导全民参与,高标准做好各项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倡导运动、健康、文明,讲好省运会故事,展示连云港文明城市好形象。
2.坚持创新创优,提升发展水平。把承办省运会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创新发展思路,用活市场化手段,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1)盘活体育场馆设施。坚持场馆规划建设与赛后运营同步考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步发展,统筹布局、建管用并重,提高赛后利用率。
(2)推进体育融合发展。把“体育+”的理念贯穿始终,促进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注重运用市场化办赛机制,整合场馆资源与办赛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省运会筹办和体育设施开发建设。
(3)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坚持健康连云港与美丽连云港同步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治理上水平。
(4)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把承办省运会与城市文明创建相结合,激发“人人都是城市形象”的文明自觉,彰显文明友善、蓬勃向上的城市魅力,吸引更多人来连云港创新创业。
3.突出品牌特色,展现城市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展示连云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展现城市品牌特色。
(1)展现山海特色。把山海特色融入省运会筹办全过程,特别在场馆建设、会徽设计、吉祥物征集、开闭幕式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山海元素。
(2)展现生态特色。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积极开展污染防治,保持并放大连云港的生态优势,为省运会营造最优质的生态环境。
(3)展现共建共享特色。以筹办赛事为契机,加快完善城乡体育设施,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品牌,让全体市民共享办会和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场馆设施改建新建工程,合理布局场馆建设。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城市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省运会项目设置,综合考虑办赛需求和赛后管理运营,统筹利用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市、县、区、功能板块,大中专学校和高校体育场馆,共同承担省运会办赛任务,全面提升全市体育赛事组织能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城建控股集团,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坚持质量优先、加快推进。按照时间节点,强化过程监管,着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适合各类人群使用的场馆。对新建改造完成的场馆,及时举办系列测试赛,对场馆设施、服务配套等功能进行测试和完善,确保2025年年底完成省运会比赛需要的所有新建、改建场馆并交付使用,确保满足办会需求。(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城建控股集团,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科学确定场馆建设运营模式。聘请一流专业团队,提前介入,对场馆的规划、改造、建设进行专业指导设计,为赛后场馆运营管理提供更多选择空间。要坚持“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加强与国内知名体育运营公司的合作,采用合作经营、承包管理经营等模式进行建设和赛后运营,通过承接国内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为公众提供体育健身及培训服务,承接大型文艺活动、展销会、招聘会等实现多用途运营。(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大力发展场馆服务业。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大场馆及周边附属设施的开发利用,积极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场所和体育培训等服务,提高体育健身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5.同步推进省运会信息化建设管理。抓好体育场馆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库,建设省运会网站,构建网络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畅通。(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委网信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二)实施特色精品赛事打造工程,推进体育竞赛繁荣发展。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加快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特色品牌赛事。全市每年承接各项赛事活动不少于10项。
1.着力提升连云港品牌赛事影响力。深入挖掘城市体育元素,打造山海休闲体育赛事品牌。围绕活力动感城市和山海体育休闲城市建设,继续办好暨“一带一路”铁人三项、徐圩马拉松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积极承接全国和省青少年U系列赛事及健身秧歌、广场舞、拔河、海钓、海泳等群众性赛事,扶持海滨、山地马拉松和自行车等品牌赛事,培育滑翔、龙舟、帆船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赛事。(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积极申办各类精品赛事。二十一届省运会周期,积极承办省青少年年度锦标赛等比赛,力争实现省运会竞赛项目举办“大满贯”, 2026年6月份以前,完成第二十一届省运会全部预赛项目比赛。同时,积极争取举办一系列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为筹备省运会积累经验、积聚人气。(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创新赛事运作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加强与专业体育赛事运营公司的合作,提高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组织、参与体育赛事,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竞赛消费市场。(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三)实施竞技体育全面振兴工程,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精心做好我市参赛项目的训练备战工作,带动全市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提升。
1.科学布局竞技训练项目。重点投入、全力保障,发挥“三大球”、田径(投掷)和拳击等项目优势。重振摔跤、举重、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推进自行车、赛艇和皮划艇等项目开展内外合作。逐步发展橄榄球、棒球、垒球、轮滑、高尔夫球、曲棍球、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手球等新兴项目。鼓励社会培训机构,以乒乓球、羽毛球、击剑和体操等项目为重点,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办队模式,明确权利义务、管理权限、评估机制、经费支持和奖励政策。根据“突出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统筹协调相关项目在各县区的布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推动业余体校与普通学校深度融合,以“三大球”、棒垒球、手球、橄榄球等集体项目为重点,统筹布局全市体教融合梯队建设项目学校,确保全市注册运动员在普通中小学就读全覆盖。推进“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项目布局,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稳步推广市队校办、市校联办运动队模式,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深化青少年竞赛体制改革。发挥体育竞赛对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导向作用,以校园篮球、足球、排球为重点,精心打造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健全后备梯队。引导全市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加强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加强业余训练人才培养,建立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绿色通道,扩大选材面,严格选材标准。积极改进训练方法手段,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备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教练员分类培训,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员作用,注重培养、借智和引进相结合,依托体育高等院校,提高年轻优秀教练员专业水平和带队能力。研究制订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力度,提升全市教练员整体水平。(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5.加强上下联动。统筹全市资源,科学进行项目布局,发挥各县区、功能板块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分配备战参赛任务,各县区、功能板块和市相关部门承担省运会金牌任务,并积极投入备战工作,确保我市代表队取得历史性好成绩,展现东道主良好形象。(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四)实施全民健身普及工程,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步发展,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热情,把省运会办成全民的运动会。
1.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承办二十一届省运动会为契机,紧扣“我要上省运”“全民健身日”“社区运动会”等主题,健全覆盖全市、贯通城乡、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的群众性赛事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围绕活力动感城市和山海体育休闲城市建设,培育铁人三项、山地自行车、户外登山、石梁河龙舟、海钓、海泳、空中滑翔等“山海岛城”特色赛事,全方位提升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推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向纵深发展,构建多样化赛事活动格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要求。盘活空闲土地,积极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融入公园绿地、慢行绿道、空闲边角地、路桥附属用地等城市闲置空间资源,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高标准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以口袋公园和沿河沿路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建设。加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配置,确保实现乡镇(街道)1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中心、2000平方米以上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社区)100平方米以上体育活动室、1000平方米以上多功能运动场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3%,不断提升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总会枢纽作用,培育发展有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类体育社团和人群类体育社团,支持协会社团组建体育俱乐部,不断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作用,依托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健身指导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五)实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培育体育产业增长新动能。创新“体育+”“+体育”发展模式,把体育及相关产业作为产业重点,打造体育康养生态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1.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完善体育产业业态,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拓展体育旅游、体育创意、运动康复等新兴体育服务业,引导企业丰富体育服务内涵,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水平,支持体育用品业创新发展,开发一批技术领先、绿色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引导体育用品企业从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等领域延伸,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用品企业。(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激发体育发展活力。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推进经营类体育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部分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组织、承办体育赛事。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为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政务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扩大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消费粘性,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促进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支持各地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促进体育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康体服务,鼓励企业投资运营运动康复医院,引导有条件的县区打造体育创意产业园。深化体旅融合,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建设智慧体育,推动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加强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升体育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六)实施城乡交通畅通工程,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加密、提速、扩通道为重点,畅通市内外交通通道,快速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完善环城快速道路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加快市郊列车与公交站点无缝衔接,提高交通智慧化水平,全面建成功能完善、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1.加快市域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连宿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开工建设连宿高速公路灌云至沭阳段,进一步加密市域高速公路网。全面推进连淮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设,推动国家高速公路运输主通道扩容和提速。开工建设连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二期,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客货分离”。(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交通控股集团,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推进机场大道建设,构建市区向南至新机场快速通道,实现海州城区(高铁站)与花果山机场之间快速联通。推进311国道连云港东段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外环线,分流过境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进236省道东海至灌云段、233国道灌云南至灌南段、344省道等建设,强化城市对外和县域之间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00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约100座,进一步改善城乡交通通行条件。(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全力保障运力供应。组织运输企业做好运力储备,优化运输组织调度,提供定制化服务,切实保障省运会期间出行需求;强化运输协调衔接,做好道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与铁路、民航运输的衔接,进一步提高省运会期间出行便利程度和出行效率。(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交通控股集团、花果山机场公司,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七)实施城乡生态提升工程,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精心做好城乡绿化美化和精细化管理,全市城乡空间布局明显优化,载体功能全面提升。
1.大力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山海绿韵,生态宜居”为目标,科学构建“山、海、城”相依,“水、绿、田”交融的城市绿地系统。努力塑造高品质城市绿色空间,打造一批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精品公园绿地。按照“填盲区、惠民生”原则,着力均衡绿地结构布局,完善惠民服务功能,提升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优化城市功能格局。按照“一湾两廊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建设为重点,以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滨海城市新中心等重点片区建设,推进各组团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城市能级,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建设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扩大城市供水规模,推进茅口水厂三期工程、徐圩新区第二水厂扩建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雨水回用等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海州、徐圩、开发区再生水厂等工程,“十四五”期末污水再生回用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全面落实“管长制”工作,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排水防涝体系,到十四五期末,建成区4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加快天然气管网的敷设,形成英皇娱乐棋牌:镇镇通的供气格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八)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公正有序市场环境。坚持文明引领、优化服务,着力、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全面抓好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
1.打造综合最优的政策环境。优化营商环境“1+5+9”政策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最优营商环境,全面梳理整合政策,精准对接推送政策,主动服务解读政策,推出一批具有连云港特色、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以政府有为助力市场有效,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放宽市场主体登记限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招标投标制度,强化“ 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效能,规范涉企检查行为,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建立“免罚”“轻罚”两张清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一件事”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巩固“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效,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进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编制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形成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环境、宽严相济的市场监管执法环境、诚信守法的良好法治社会环境和规范有序的注销破产制度环境,推动和保障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市场秩序平稳运行、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市场退出高效便捷,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5.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规范公职人员政商交往行为,健全政企沟通渠道,深化“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建设。积极融入新时代苏商群体,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形成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吸引力。加强宣传,形成“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九)实施文明形象提升工程,营造省运会良好氛围。发挥文明城市创建在系列文明创建的示范效应,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诚信连云港”建设、网络文明空间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为省运会举办营造良好环境,让“当好东道主、文明迎省运”深入人心,努力塑造“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服务员”的良好形象。
1.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挥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示范效应,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为重点,围绕主次干道、公共设施、市民广场等省运会任务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区域,突出区域特点、行业特色、服务内容,在各级文明单位持续开展“当好东道主、文明迎省运”示范活动,积极开展示范性、群众性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对迎接省运会、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2.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医院、景区、商业街、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场所,建设一批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完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阵地网络体系,积极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推广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依托“中国志愿服务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注册招募、信息发布、活动展示等工作。培育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培育一批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能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志愿服务风景。(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3.推进“诚信连云港”建设,大力弘扬诚信文化,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推出一批诚信之星、诚信示范街区、诚信企业、诚信单位,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4.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工作,创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引导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培育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网络文明建设品牌。(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
四、强化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
(一)建立完善省运会筹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省运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第二十一届省运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省运会筹办工作。筹委会下设办公室,根据赛会时间进度和工作需要,及时组建宣传活动部、场馆建设部、备战参赛部、城乡环境部、市场开发部、安全保障部、财务审计部、信息通信保障部等部室,每个部室明确一个主管部门为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参加。市委组织部从全市范围内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县区、功能板块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调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如期完成承担的筹备任务。
(二)坚持市场化、项目化推进。坚持产业、事业“两手抓”,强化“办会也是办项目”的理念,拓宽思路,以改革创新打通产业、事业的壁垒。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办体育、办赛事,推进体育场馆设施综合利用和体育项目、体育产业发展,发挥办会的最大效应。筹委会办公室负责制定《英皇娱乐棋牌:第二十一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分阶段下发任务清单,各责任单位提出每个阶段需要重点推进的项目,列出推进计划表,画好施工图,倒排工期,抓好工作落实。
(三)建立经费保障和考核激励机制。把省运会赛事筹备、备战参赛经费列入市、县区和功能板块财政预算,增加对场馆建设、训练备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保障经费落实。注重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招引大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省运会筹办。要加强市与县、区和功能板块联动,筹委会与各县、区和功能板块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场馆建设和备战参赛任务,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同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把省运会筹备工作列入市委、澳门英皇娱乐场:对县区、功能板块和市直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强督查考核。
(四)坚持节俭办会、廉洁办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增强规矩意识、规范意识、廉洁意识、纪律意识,坚持勤俭节约办会,规范筹办流程,加强全过程监督,做到重要岗位定责到人、重要事项全程留痕、重大风险点全程防控,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阳光的省运会。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