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东海县人民医院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协办、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及港澳高校参与的“智汇东海·县域医疗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在东海县隆重举行。来自医疗学术界、港澳高校及相关产业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赋能基层医疗新路径,共绘县域医疗现代化发展蓝图。
作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东海县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结合江苏省南北帮扶的政策支持,率先部署DeepSeek智慧医疗系统,将生成式AI、大数据分析等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临床诊疗与健康管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的高端医疗资源联动机制,形成集“智能诊疗、学科共建、人才共育”于一体的“东海模式”。本次峰会重点展示该模式在优化就医流程、提升诊断效率、降低患者外转率等方面的惠民实效,为全国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会上宣布多项里程碑式合作成果:国际科研平台落地,国际权威期刊《iMeta》子刊——《iMetaMed》杂志正式落户东海,成为县域医学科研成果国际传播新窗口;联合实验室建设启动,会上宣布与澳门大学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共建“县域智慧医疗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聚焦AI辅助诊断、大数据预测预警及中草药现代化制剂研发;人才培育体系升级,柔性引进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顶尖团队,开设“智能医学与健康工程微专业”,定向培养既懂临床又精技术的县域医疗复合型人才。
“基层医疗不缺数据,缺的是高效利用数据的能力。”东海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润锋在大会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该院聚焦新质生产力在基层医疗场景中的落地转化,构建以“东海智医”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医疗平台,形成了湾区技术支持、本地人才共育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初步实现三大突破:人工智能系统已实现日均辅助完成200余份影像报告自动解读,极大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初诊效率与影像质控水平;依托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专家团队提供的科研技术支持,医院正在逐步构建复杂病例的智能诊疗路径与辅助决策体系,探索适合县域推广的诊疗模型;依托真实世界大数据,已建立覆盖全县的慢病预测预警模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高发慢病的早筛早诊覆盖率显著提高。
这一系列探索,标志着东海县人民医院在“以数据驱动基层医疗智能化升级”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正逐步构建起具有县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医疗服务新生态。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院长张鸿来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一国两制’大湾区与内地医疗协同创新的优势,更通过‘东海模式’验证了县域医疗现代化的可行路径。未来将持续输出标准化技术方案,助力全国县域医院跑出智慧转型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