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寒的清晨,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海州玉带河畔彩色步道上的健身市民越聚越多,小小的健身广场上有人跳起广场舞。看河畔绿树成行、河道清流和缓,附近居民好不惬意。大家已习惯每天来此休闲健身,这是港城市政设施更新和河道清理后群众乐享综合治理成果的真实写照。在东部城区和赣榆城区等地,市政设施更新带来的福利也正慢慢释放,大大小小的“城市客厅”正变得越来越敞亮。
我市市政建设“内外兼修”,在完善市政设施更新改造之余,持续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仅去年就完成更新改造污水处理设备201台套,增加污水管线58.9公里、排水(雨水)防涝管线23.2公里,各县区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细部工程几乎深入每一个居民小区。
城区雨污分流此前并不完备,1995年以前建成的居民小区、商服单位等大都未实施雨污分流,这无疑对城市水体造成一定污染。“以前轻易不敢开窗户,外面的龙尾河味道太大了。”家住海州区龙西南路的郑国成说,“现在不一样啦,出门就是河边的口袋公园,河边健身太爽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雨污分流问题,我市及早拿出一揽子雨污分流规划。规模雨污分流整治工程自2019年上半年启动,其中海州城区共分为11个片区,覆盖区域超过53.5平方公里。在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中,我市还结合城市水体特点,优先解决了西盐河、龙尾河等污水收集与处理问题,在小区改造、低洼片区改造及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均加入雨污分流理念,并对城郊实施镇区和行政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以保障流经地断面水质优良。主城区还完成了约300公里雨污管网及雨水方涵缺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完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
城市“断头路”陆续打通,主次干道城市家具标准化配置有目共睹,背街小巷和便民路市政配套持续更新中,这给市民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实实在在。
“以前从大庆东路到西小区买菜,必须先绕到朝阳桥或盐河桥才能成行。”家住海州河运路附近的张志银说,“前两年大庆桥建成以后,大庆东路和大庆西路终于连成一线,出门再也不用绕路了。”从前老邻居们晚上出门散步,还要摸黑走,而且家边小路坑坑洼洼。如今家边的几条便民路全部整平并铺上了沥青,还加装了太阳能路灯,张志银笑称“出门就踏上了幸福的小路”。
城市“断头路”的打通和背街小巷的整治以及相关道路市政设施的更新,让市民告别“行路难”之余变得更愉悦。2024年我市打通了文昌路等5条“断头路”,加上此前贯通的双拥路、玉带路等20多条“断头路”,城市交通“微循环”得到了空前改善;数以千计的城市背街小巷和便民路均完善了市政设施配套,市民出门变得更加舒适便捷。去年下半年,人民路、凌洲路等城市道路城市家具的进一步提档升级,又补齐了相关城市边缘片区的市政配套短板。遍布城市社区、河滨绿地和口袋公园的健身广场成了清清爽爽的“城市客厅”,成为市民每天必去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