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号 k12498411/2012-00026
发布机构 英皇娱乐棋牌: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2-06-13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文 号 连政发〔2012〕75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加强我市统计工作的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二、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三、科学组织统计调查;四、切实加强统计数据管理;五、大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六、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七、切实加强统计保障。
时 效 根据《英皇娱乐棋牌: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澳门英皇娱乐场: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澳门英皇娱乐场: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1〕167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着力提升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推动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实现统计方法、技术手段、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统计规则相衔接,全面准确反映全市发展情况,体制完善、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组织结构合理的大统计体系。把统计部门打造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管理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

  二、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

  (一)着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基本统计单位名录库、企业(单位)一套表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联网直报系统等互相联系、共为整体的四大工程,实现统计调查流程再造,促进统计工作规范统一。从2011年报和2012年定报开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2015年,全面实现我市各级统计机构在线同步接受、审核和共享原始数据。

  (二)加快建设统计信息化基础项目。推动整合市级政府部门统计数据信息,加快建设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建成市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实现全市统计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建立统一的分专业应用平台,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及各大行业、各相关产业的业务分析需要。推进市、县、乡镇(街道)以及统计调查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确保实现市统计信息系统与省系统的互联对接,以及全市三级政府统计机构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三)积极拓展统计信息化应用领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统计信息化技术支撑和应用支撑能力,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调查任务布置到数据采集、传输、加工、汇总、存储和发布的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积极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主要用于三农统计调查、人口统计调查、经济普查、投资统计调查、城乡划分工作及其他各项专业调查之中。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准确把握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和基本环节,为核实和评估工业、节能减排、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等领域统计数据提供详实可信的参照依据。积极完善全市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统计数据灾难备份系统。

  三、科学组织统计调查

  (一)提升国民经济核算水平。以国民经济核算为核心,提高核算所需的统计、财务、业务等基础数据质量,注重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结构和速度的衔接,切实加强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核算数据评估机制,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稳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按月提供全市及分县区的核算基础数据资料。继续做好投入产出等基础性核算工作,扩大国民经济核算领域,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价格变动等对经济的影响,提高科学核算水平。

  (二)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以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为中心,按照统全、统准、统实的要求,加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统计工作力度,实现全行业覆盖。加快建立全市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服务业企业(单位)联网直报平台,实行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全面调查、规模以下企业(单位)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实现全社会覆盖。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及可操作性,正确反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为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各县区政府要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协调,督促部门准确及时上报统计数据。

  (三)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工作。按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要求,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制度。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拓展或调整统计调查内容,努力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从科技投入、企业创新、知识产权、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方面完善创新统计指标体系,综合反映我市科技创新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等情况。

  (四)探索开展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积极探索全市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开展海洋经济产业体系研究,建立海洋经济跟踪、监测体系;掌握各类海洋产业活动的基本情况,了解海洋行业能力建设状况;建立健全海洋经济信息平台,开展海洋经济核算及产业比较分析,为制定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五)完善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统计工作。积极开展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统计工作,全面反映社会发展和管理水平。定期发布社会发展与管理水平评价结果,增强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监测、研判和预警能力,为社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着力加强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统计,全面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强对人口总量、结构、迁移变动的统计监测,加强全市人口统计数据资源的整合、评估与发布。

  (六)推进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加强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等方面的统计,客观反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监测统计工作,定期发布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加快开展环境保护支出统计,准确反映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七)认真做好各类普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各类普查工作。统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搞实搞准各类普查数据,摸清家底,为常规统计提供全面、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

  四、切实加强统计数据管理

  (一)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级统计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不断健全和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未依法建立统计制度的指标,不得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划或计划目标。

  (二)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以普查年度建立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建立名录库动态维护更新制度。各县区机构编制、民政、税务、质监和工商等部门要定期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的名录资料,确保名录库中的单位不重不漏、基础信息准确完整。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实现基本单位名录库与部门行政登记资料的无缝对接、实时共享。

  (三)规范管理统计数据。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夯实统计数据采集基础。加强数据报送环节的审核把关,强化对基层上报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认定工作。市级统计数据以市级统计机构公布的为准。未经统计部门审核的数据,不得作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实绩考核的依据。各部门发布涉及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数据,应与统计部门核准的数据保持一致,未经审核认可,不得对外发布。

  五、大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一)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能需要,设置统计岗位和配备至少1名专职统计人员,切实履行行业统计职责。市级服务业重点部门和单位,要完善统计网络,加强对县区对口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实现服务业统计向下延伸。各县区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服务、指导和协调力度,不断提升部门统计水平。

  (二)全面实行在地统计。改革市区现行的统计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在地统计。除少数特殊单位外,市区各类调查对象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经营方式,均由其所在地的区政府(含园区管委会,下同)统计机构依法行使统计职能。各区政府要建立健全统计网络,强化统计机构建设,增加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在业务经费、工作条件上给予支持保证,确保在地统计改革顺利推进。

  (三)建立健全县区统计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贯彻〈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的实施办法》,县区统计机构要适应统计需求和统计任务日益增长的状况,及时充实人员、改善条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要设立或明确承担统计工作职责的机构,配备与工作量相当的统计人员,并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统计达标验收。

  (四)充实基层统计力量。按照《江苏省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开展基层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活动,提升基层统计机构统计能力。积极探索县级以下分片区设立统计机构。乡镇(街道)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加强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加强社区、农村统计力量,研究探索按社区、行政村配备统计协管员,并给予相应补贴的劳动报酬制度。

  (五)探索发展市场化统计方式。积极稳妥发展第三方统计力量,培育发展民间统计调查机构,发展专业化统计调查机构。鼓励企事业单位委托民间统计机构代理统计事务、填报统计资料。稳步探索政府统计调查委托民间统计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模式。各县区统计部门对民间统计调查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

  六、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突出重点统计监测。围绕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评价中心的目标,不断完善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社会发展评价、科技进步监测、生态市建设监测、节能预警监测、文化产业绩效考核、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等重点统计监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统计监测重点,近期重点开展八项工程实施进程的统计监测。

  (二)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切实发挥统计部门社情民意调查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民生、民意、社会满意度和党委、政府部门绩效等调查监测。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不断丰富调查内容,努力拓展调查范围。设立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建立起以计算机辅助调查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为基础的社情民意数据分析系统,提高社情民意调查的时效和质量。

  (三)构建统计指数体系。积极围绕生产、消费、流通等主要经济运行环节,以及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民生幸福、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重要方面,开展统计指数的应用研究,适时构建我市发展统计指数体系,客观描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动方向、变动幅度和影响因素,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挖掘和相互关系分析,切实提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判、诠释解读和决策咨询能力,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建立我市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增强经济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强化区域统计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构建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区域统计合作机制,及时开展区域发展比较分析。积极开展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

  七、切实加强统计保障

  (一)坚持依法统计。统计部门作为政府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守职业道德,为被调查对象保守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继续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统计调查对象自觉履行《统计法》意识,确保按规定及时准确向统计部门报送相关数据。加大查处力度,对不依照《统计法》开展统计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县区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统计执法检查力量。严格执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或相应的统计职称。

  (二)强化统计宣传。统计部门要与新闻宣传机构密切合作,健全统计新闻发布会和统计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要在政府统计门户网站设立统计数据发布栏目,及时公布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在线统计工作平台,深入解读统计数据,诠释统计指标。建立初步统计数据发布制度,满足各类统计用户的多层次统计需求。各县区新闻宣传机构要适时组织报道重大统计活动,普及统计知识,开展统计法制宣传,营造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统计部门系统内上下之间、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挂职锻炼,提高统计干部的业务能力。加大统计干部的交流力度,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统计干部到地方任职,选派熟悉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干部到统计部门任职。加强对统计领导干部的管理,各县区统计部门负责人的调动,须事先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其中,主要负责人的调动,须征得上级统计部门的同意。

  (四)进一步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入。为满足统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统计日常工作经费、四大工程建设经费和统计的专项调查、监测评价、民意调查、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周期性普查、大型调查等项目经费,足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着力改善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工作条件。

  (五)严格统计工作考核。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考核,促进统计部门工作到位、任务完成。充分发挥统计综合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专题向政府报告,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中。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