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统计公报

英皇娱乐棋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6-03-16 16:53:28
  • 来源:市统计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2015年英皇娱乐棋牌: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扩大开放求突破,着力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产业发展、城乡面貌、港口建设、人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一、综合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60.64亿元,较上年增长(下同)10.8%;总量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较上年增加194.75亿元,增速较上年快0.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416元,增长10.3%,较上年增加4139元;固定资产投资2077.35亿元,增长2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71亿元,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77亿元,增长11.5%。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2015年装备制造、石化产业产值均达千亿规模,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35.02亿元。全市工业百亿特色产业12个,产值过百亿企业7家。开发园区集约化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实现“十二连丰”。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接待国内外游客2684.77万人次, 增长11.1%;实现旅游收入343.92亿元,增长13.7%。

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3:45.3:41.4调整为2015年的13.1:44.4:42.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港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以港口为龙头的航道建设、码头建设持续推进;以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的功能新区、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03亿元,增长3.7%。粮食丰产丰收。粮食面积稳中有增,播种面积753.9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粮食亩产480公斤,比上年增加3公斤;总产362.15万吨,比上年增加2.82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64.2万亩,比上年增加0.7万亩;亩产394公斤,比上年增加0.4公斤;总产143.32万吨,比上年增加0.43万吨。秋粮播种面积389.7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亩产562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总产218.83万吨,比上年增加2.39万吨。

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农业增加值282.69亿元,增长3.6%。高效设施农业面积翻番,形成食用菌、泥鳅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创建花果山农业出口示范区、赣榆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级农业园区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08.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18.4%。农产品出口5.92亿美元,增长19.9%,建成十个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74.55亿元,增长13.2%;增加值1156.50亿元,增长12.9%;销售收入5416.66亿元,增长12.2%;利税总额678.33亿元,增长10.9%;利润总额420.87亿元,增长13.0%;资产负债率为52.3%。

高新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81.15亿元,增长19.0%;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1%,增幅高出5.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3.4%,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7.1个百分点。

临港产业平稳发展。产业集中程度不断提高,2015年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均超过千亿,分别达到1201.53亿元、1053.72亿元;冶金业产值接近千亿,为974.19亿元。以上三大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9%。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854家,较上年增加110个;亿元以上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52.2%,较上年高3.6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稳定。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629.68 亿元,增长7.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16.04亿元,增长7.4%,占总产值的97.8%;安装工程产值10.96亿元,增长33.7%。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259.43亿元,增长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不断扩大。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2077.35亿元,增长21.0%。其中,工业投资1265.61亿元,增长21.7%;服务业投资786.11亿元,增长18.6%。

基础设施和民间投资明显增加。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495.20亿元,增长45.6%,增幅较固定资产投资高24.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71.60亿元,增长66.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4.10亿元,增长15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10.0亿元,增长24.9%。民间投资1205.80亿元,增长22.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4.4%,较上年高1.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投资和技改投资明显增强。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29.30亿元,增长20.1%。其中智能装备制造、医药制造、新材料制造分别增长74.5%、9.5%和15.6%。技术改造投资593.30亿元,增长78.1%。


五、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业

港口支撑作用提升。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11亿吨,增长0.3%,其中内贸吞吐量首次跨上亿吨台阶,达到1.11亿吨,增长11.1 %,增幅较上年高6.9个百分点;集装箱运量501万标箱。依托港口优势,全市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装备等临港产业不断发展,三大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市20强企业中,16个企业是与港口有关的产业,前四大企业均为近几年投产的百亿元以上临港石化、钢铁企业。

交通运输平稳运行。2015年全市交通运输客运总量5601万人次。其中地方公路客运量5058万人次,地方交通旅客周转量33.55亿人公里,较上年分别下降6.9%和4.7%;水路客运周转量7704万人公里,增长4.0%。地方公路货运量9508万吨,增长13.1%,地方公路货运周转量189.34亿吨公里,增长12.4%;地方水路货运量1722万吨,增长2.3%,地方水路货运周转量124亿吨公里,增长1.5%。民航机场飞机起降7802架次,增长11.8%;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70.90万人次,增长24.7%。

表12015年交通运输业主要指标情况表


指标

单位

总量

增长%

公路




客运量

万人次

5058

-6.9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33.55 

-4.7 

货运量

万吨

9508

13.1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89.34 

12.4 

水运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0.77

4.0

货运量

万吨

1722

2.3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24

1.5 

机场




起降架次

架次

7802

11.8 

旅客吞吐量

万人次

70.90 

24.7 


邮政通讯业务增长较快。2015年邮政通讯业务收入38.86亿元,增长2.3%。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收入9.44亿元,增长28.8%。邮政行业中快递业务收入5.08亿元,增长44.8%,增速比邮政业务收入快16.0个百分点,总量占邮政业务收入的53.8%,较上年高6.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5197.48万件,增长45.0%,较上年高4.1个百分点。2015年末,全市电话用户502.0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23.61万户。互联网用户351.62万户,较年初增长27.9%,其中固定宽带接入用户82.69万户,较年初增长22.1%。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71亿元,增长12.4%。其中批发业64.69亿元,增长12.3%;零售业688.64亿元,增长11.3%;住宿业9.71亿元,增长11.5%;餐饮业67.70亿元,增长24.4%。

网上零售发展迅速。2015年限额以上贸易单位网上零售额3.06亿元,增长102.8%。分商品种类看,百货类网上零售2821万元,增长25.8倍;体育用品及器材12981万元,增长133.7%;医药及器械类1759万元,增长86倍;汽车配件类3279万元,增长159%;五金类2167万元,增长7.0%;珠宝首饰类4777万元,下降21.7%;其他类2057万元,增长37.0%。

物价平稳运行。城市居民价格涨幅运行在2%以下。2015年CPI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同比 “七涨一跌”,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6%,涨幅最大;衣着类涨3.4%,涨幅次之;烟酒类涨3.1%,食品类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1.3%,居住类涨1.0%;交通和通信类则下跌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4.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88.6。


表22015年城市价格指数情况表

指标

市区(上年累计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8

食品

102.4

烟酒及用品

103.1 

衣着

103.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6 

交通和通讯

98.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3

居住

101.0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2015年进出口总额80.45亿美元,增长0.2%。其中出口额40.56亿美元,下降6.9%,进口额39.78亿美元,增长8.3%。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8.01亿美元,下降16.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77亿元,较上年增加30亿元,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237.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78亿元,增长14.5%。用于民生支出超过七成,其中教育支出72.48亿元,增长7.6%;社会保障和就业35.52亿元,增长21.1%;医疗卫生28.65亿元,增长23.5%;城乡社区事务87.12亿元,增长17.5%。

金融信贷稳健运行。201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63.92亿元,比年初增加276.1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69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28.0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1055.9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4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27.40亿元,比年初增加219.98亿元,同比增长13.7%。

保险市场稳定增长。2015年保险费总收入62.16亿元,增长25.5%,较全省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5.90亿元,增长33.8%,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财产保费收入19.59亿元,增长15.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长21.7%,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3.8%。各类保险赔付支出19.59亿元,增长14.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9.77亿元,占全市保险赔付支出的49.9%。全市保险赔付率为36.6%。

九、科技和社会保障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较大进展。创新能力提升,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1.7%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云港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新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东海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恒瑞医药成功向美国市场转让创新药品,康缘药业智能制造经验全国推广,正大天晴、豪森药业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医药企业创新力20强。

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基本形成,职工“五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在苏北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参保覆盖率达99.9%。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一连”调和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四连”调工作,启动实施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截止到2015末累计发行社保卡235万张。在全省率先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

创业带动就业有效开展。打造新型众创空间,新增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家,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85万人。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5.78万人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3万人,实训基地新建成电子商务和生物制药两个实训项目。在全省率先建立高校毕业生储备制度,率先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由10类扩大到15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零就业、零转移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2.05%。


十、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国家教育信息化达标率80%,学校光纤接入率100%,公共资源平台和公共管理平台覆盖率100%。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招生2.03万人,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学校3所、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7个,新增五年制高职专业1个。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提升。淮海工学院启动博士联合培养工作,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新增本专科教学基地10个、研究生实践基地8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申报双创人才项目 12个。教师队伍优质资源实现共享。开展“百位名师百乡行”47场,创建农村中小学自主发展示范校40所,选派农村教师出国培训55人。培养乡村骨干班主任和骨干教师1350名。

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10家城市公立医院分步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深化城乡对口支援,下派城市医生278名。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新增3家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完善,参合率为99.75%,人均筹资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80元,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15元提高到20元,大病保险起付线调整到12000元,各分段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争取省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设备装备项目20家267台件、配备救护车5台。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医生与105235户居民家庭签订服务协议,签约服务居民35.8万人,签约率32.3%。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1万座,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75.44%。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取得新成绩。女子民乐团参加乌兹别克斯坦“东方旋律”艺术节并荣获最高奖。组织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中国梦·丝路情”沿海城市巡演,参加“江苏文化产业伊犁行活动周”并演出5场;举办第二届丝绸之路艺术摄影大展,首届丝路摄影大展佳作亮相首都机场“文化国门”。承办2015西游记文化节系列活动50余项。举办第七届文化产品博览会,招展400多家企业、8000余种文化产品,吸引10万人次参观,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举办首届西游记文化与创意产业论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连云港成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申遗点之一。实施《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总体规划》,认定英皇娱乐棋牌:第五批非物质遗产名录传承基地24家,命名13个优秀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布局不断优化。2015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20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平方公里。东部城区立足“一带一路”交汇点先行区目标定位,统筹推进连云区和连云新城建设,实施上合组织物流园中哈(连云港)保税仓工程一期、高公岛国家一级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港口产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8平方公里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基本建成。海州城区协调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完成电机厂地块、原纺织厂宿舍地块等旧城改造项目,加快第一人民医院、解放路小学滨河分校等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建设。高新区加快新世界文化城、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万达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完成科技创业城、连云港实验学校等配套工程。赣榆城区进一步推进与中心城区融合,海湾开发不断加快,琴岛天籁“六横八纵”路网框架全面拉开,秦山岛旅游发展加快推进,形成以链串珠式海湾开发格局。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是市政道路桥梁。全年实施项目95个,投资34亿元。海滨大道建成通车、西大堤改造竣工使用,维修改造秦东门大街、镇海路等破损道路66条,打通建国东路、人民东路等“断头路”9条,人均道路面积达21㎡。二是公用事业。全年实施项目91个,投资35亿元。饮用水输水泵站工程主体完成,海州水厂改建加快推进;东海尾水管道基本贯通,污水厂提标升级和区域污水截流实现突破,大浦、城南、墟沟、恒隆四个污水处理厂平均负荷率均超过86%。新增供水、污水、燃气管网各20公里,改造供水、污水、燃气管道共20公里,新增燃气用户10000户;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85%,燃气普及率99.98%。

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00条100公里背街小巷改造,疏通、改造、维修下水道120公里;完成沈圩社区、陇海花园等70个老旧小区改造。二是河道整治。全年投资2亿元,完成东盐河、西盐河、玉带河、龙尾河污水排口截流整治,截流污水3万吨/日;河岸种植绿化2.3公顷,建成管网12.5公里。三是扬尘治理。按照9个100%目标要求,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达标率99%,部分工地扬尘控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四是旧城改造。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9447套,基本建成8301套,其中市区新开工6503套,基本建成5627套。全市完成旧城改造房屋征收550万㎡,其中市区249万㎡。

城乡统筹加快推进。2015年末全市城镇化率58.7%,比上年末高1.58个百分点。完成村庄整治1210个,实现市域村庄整治全覆盖并通过省级全域验收,实施美丽乡村示范试点建设11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340户,实施渔民上岸工程372户。“十二五”期间,开展苏北地区重点中心镇行动9个,临海城镇培育行动9个,2015年底全面完成所有建设项目。全年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4座,新增配套管网110公里,新增处理能力2万吨/日,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90%目标。全年新建供水水厂2座,新增配套管网284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6万吨/日,实现区域供水覆盖率85%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落实166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东海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县,赣榆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覆盖率分别为25%、75%,建成国家级生态村7个,省级生态村60个。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76个涉农乡镇(街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建成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实现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离子组分等实时解析。2015年全市优良天数累计260天,优良率71.2%,与上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0天,优良率上升1.8%。市区PM2.5浓度均值55ug/ m3,比上年下降9.8%;PM10浓度均值94ug/ m3,比上年下降15.3%。全市86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69.8%,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断面占52.3%,Ⅳ类水比例24.4%,Ⅴ类水比例1.2%,劣Ⅴ类水比22.1%。其中42个省控断面中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断面占45.2%,劣Ⅴ类占28.6%。

十二、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530.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4万人,其中市区220.72万人。常住总人口447.37万人,较上年末增加2.20万人,其中市区207.7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92‰,自然增长率4.93‰。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8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8元,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14018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5125元,增长6.1%;财产性收入2033元,增长10.1%;转移性收入4552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7259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8元,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5908元,增长9.6%;家庭经营收入4528元,增长6.9%;财产性收入164元,增长12.6%;转移性收入2177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52元,增长9.3%。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连云港统计年鉴》为准。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