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统计公报

连云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5-05-05 16:49:44
  • 来源: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英皇娱乐棋牌:连云区统计局


2014年,连云区在市委、澳门英皇娱乐场: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主攻城市、工业、旅游“三大板块”,紧扣实力连云、魅力连云、生态连云、幸福连云“四项目标”,实施区港、区产、区城、区景、区街“五极联动”,组建六大组团,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综合

综合经济平稳增长。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26亿元,增长9.2%。GDP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三产对GDP拉动持续增大,一产、二产占比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43.31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58.3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区经济结构由2013年4.6:41.3:54.1调整为4.4:40.8:54.8,占比一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2个百分点,二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三产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级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57项缩减至34项,21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6家单位进驻。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综合预算编制,建立健全单位预算资金和非税收入事、钱分离管理机制。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减免两税等政策,减免企业税收592万元。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增直接融资21.7亿元。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注册个体私营企业1217户,注册资本19.4亿元。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依据社会功能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统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

二、农业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农产品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推广紫菜深海养殖,引进条斑紫菜新品种,紫菜养殖面积达11万亩,鲜菜产量6.5万吨,一次加工产量10亿张,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养殖面积达2.6万亩。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公岛一级渔港完成码头主体工程,连岛中心渔港可研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实施连岛、竹岛整治修复与保护,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增殖放流水产种苗近1亿尾(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深入开展“双千双百”工程,做大做强盐化、金属材料产业集群,益海环氧二期、利海化工、三吉利化工等子项目全面投入生产,氯碱制氢等项目加快建设,华乐合金顺利通过工信部钢铁行业准入门槛,两大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9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工业税收同比增长80%。盐化、金属材料两大特色产业产值达50亿元,增长11%。积极响应全市“千企技改、百企翻番”活动,完成技改项目12个,总投资15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狠抓项目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沿海开发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润驰机械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三吉利化工等4个项目顺利投产。20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园主体竣工,招引基地型企业4个。开发区纵三路三期工程、纵四路桥竣工通车,沿路供水、供电工程完工,新增绿化6.7万平方米,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建筑业生产稳中有降。2014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22亿元,同比增长4.7%。1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28.4亿元,比上年下降14.8%。竣工产值23.25亿元,比上年下降5.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05.9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8.60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9740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05.47亿元,较上年增长37%。其中一产投资0.81亿元,二产投资32.4亿,三产投资172.26亿元。三产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2.26亿元,增长78.3%,占全区总投资的83.8%。

房地产开发市场有所回落。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较上年下降7.4%。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9.9亿元,较上年下降43.8%;房屋施工面积187.39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4.1%;其中住宅面积117.39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3.8%;竣工房屋面积完成26.6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8%。

五、城市建设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海滨大道建设快速推进,跨海大桥、跨铁路桥工程进展顺利,连云区范围内道路基本贯通。开通老街至连云新城、在海一方公园至赣榆公交线路。优化城乡路网体系,协调修建大港路、228国道,完成平山北路维修,启动云门路改造。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工程21项,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成海滨大道沿线、中山东路南侧B1B2地块、连岛白沙地块房屋征收31万平方米,帝豪阳光国际、万山财富中心等项目主体封顶,海滨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加快与连云新城融合发展,新城小学建成,新城中学主体封顶,环卫保洁、市政绿化管养实现全覆盖,社会管理、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新城功能不断提升。

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2大类36项整治任务。实施海滨大道、嘉瑞宝、大润发周边环境出新工程,累计刷新楼体18.9万平方米,美化亮化16万平方米。强化市容管理,集中开展东园路、西园路、海棠南路专项整治,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城市环境显著改善。投资320万元,购置垃圾压缩车等一批环卫设施,云山垃圾转运中心正式运行,日均收集处理垃圾180吨。推行环卫网格化作业,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0%。始终保持对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全年拆除违建1.7万平方米。推进12345政府热线和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处置各类投诉3.9万件,结案率达99.4%。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善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平山北路污水提升泵站、院前大沟污水截流闸、宿城和高公岛污水处理站,铺设栖霞路、中华路等污水管网20公里,完成云山片区污水管网接管工作,继续实施排淡河、院前大沟治理。开展板桥工业园环保专项整治,投资1.2亿元改造升级板桥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金桥氯碱、海水化工等9家企业污水实行“一企一管”专管接入,实现重点企业达标排放,关闭污染企业1家,停产整治4家、限期治理15家。做好生态林保护,幼林抚育1.5万亩,成片植树造林2400亩,防治森林病虫害2000余亩,开展采石塘口复绿整治。建设北固山现代化森林防火示范区,火灾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持续推进生态创建工程,海州湾等5个街道被命名为国家、省级生态街道,留云岭等4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六、服务业、国内贸易与旅游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全区旅游一体化,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提升改造连岛景区,完成西大堤路面拓宽改造,建设综合服务区、环岛路、滨海栈道等旅游配套设施。持续做好连云港老街开发建设工作,滨水酒吧街、利华巷等项目快速推进,民俗工艺馆等展馆具备布展条件。海上云台山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积极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成功举办连云港之夏、海滨旅游月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3亿元。商贸服务业显著提升,嘉瑞宝商业广场全面营业,大润发超市开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区物流企业超过600家,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楼宇经济、商务会展等新兴服务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文博会等大型活动11场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3亿元,增长10.3%。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1.1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全区共新设企业480户,新增注册资本28.92亿元;新设个体工商户818户,资金总额0.89亿。目前,全区累计注册企业3569户,注册资本386.62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6381户,资金总额3.66亿。

七、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新兴服务业,主攻港台、日韩、新加坡和沿海发达地区,举办“广东潮商会合作交流恳谈会”,参加“连博会”、上海招商会等市级招商活动,重抓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440万美元,增长1.8%;引进内联资金76.6亿元,增长17.3%。数控装备和精密铸锻、喜阳矿产品等项目成功签约,全年新招引过亿元项目13个,总投资108亿元。积极开展合作共建,与港口管理局、港口集团签订三方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完成中哈物流基地筹建工作,一期项目正式运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6.8亿美元,增长90.3%。

八、财政

财政收支平衡。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13.6%。税收收入11.6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4.1%。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11.7亿元,下降12.7%;非税收入2.2亿元,下降18.5%。从税种看,增值税13718万元,增长9.8%,占全部税收的12%;营业税63812万元,下降18.4%,占全部税收的55%;企业所得税10842万元,增长14.2%,占全部税收的9%。2014年公共预算支出13.19亿元,增长7%;基金支出4.66亿元,下降67.3%。在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699万元,增长6.6%;教育支出26448万元,下降30.5%;科学技术支出3051万元,增长88.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87万元,增长1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46万元,增长11.7%;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支出分别为3182万元和317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418万元,增长44.1%;农林水事务支出10452万元,增长6%;交通运输事务支出9062万元,下降118.7%;其他支出15809万元,增长32.4%。

九、社会事业

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投入1200万元,建成西墅、棠梨菜市场,云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规划批准。改造便民道路、背街小巷30条,整治涧沟5条,安装路灯200盏。海滨花园二期交付使用,新增保障性住房156套。投资350万元,完成高公岛自来水管网改造,解决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平安连云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启动“天眼工程”建设,新建更换监控设备236处,基本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两盗一骗”、“涉毒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1—2014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省综治委命名为“省平安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带案下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融合调处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达标率48.8%,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法治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创新社区管理,实现“政社互动”全覆盖,落实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取消22项任务指标、清理17项摊派收费,全区43个村(社区)共摘除牌匾近800块。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六打六治”活动,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保持了全区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加大价格监管与服务力度,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8个,其中省级13个,利海化工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授权专利469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2个。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6个,丽港稀土有限公司获批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扬州大学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中科院再生资源研究中心入驻科技创业园,连云海洋功能材料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大力实施“三百引才工程”,全年共引进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8人,高端专业人才12人,各类高层次人才182人。

教育文化成绩显著。投入教育经费2.78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连岛小学及幼儿园基本建成,板桥小学综合楼主体封顶,扩建改造映象西班牙和板桥幼儿园,加固校舍2.2万平方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考成绩总平均分全市第一,高考成绩实现明显提升,2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总数达到7名,我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体中心图书馆、文化馆试运行。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开展“魅力连云港?激情海州湾”等海滨广场文化活动150余场。全面建成“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51个,人均面积全市第一。全区共有中、小学和幼儿园45所,其中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4所、幼儿园24所。在校学生数20376人,其中学前教育4543人、小学9200人、中学4979人、职业教育1654人。小学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均为100%。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区各类学校占地面积69.2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13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0.44万平方米,计算机(教学用机)2221台,纸质图书藏量61.84万册。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实有教师1647人,其中大学专科学历以上教师1630人,占全部教师的比重为98.96%;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达1067人。

成人教育成果突出。全区拥有职工学校1所、社区教育中心校8所,民办教育19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稳步发展,全年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考试601人,非学历考试报名人数3330人,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人数32人。

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东方医院二期建成使用,一四九医院门诊楼主体竣工。提升疾病防控水平,积极做好禽流感、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建成区级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实验室,免费开展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食品药品和农副产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开通全省首创的“药事一站通”综合性服务网站,建成区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检测实验室,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居民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全区拥有省级卫生街道2个,卫生镇村18个。一级以上公办医疗卫生机构12个(不含省、市直属机构),其中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其中海州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投入使用),卫生技术人员195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诊疗约11.4万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区域人口规模继续扩大。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的加快,全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末,全区(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户籍人口256173人,同口径较上年末净增1456人,增长0.6%。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全区户籍人口133309人,同口径较上年末净增442人,增长0.3%。2014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8.3%,女性晚婚率82.5%,节育率达89.8%;全年户籍人口(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出生率(含往年出生补报)12.5‰,死亡率5‰,自然增长率为7.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区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4120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18798元,增长13.3%。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多渠道扩大就业,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5000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城乡低保、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各类补助资金741万元。整合全区养老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启用区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新增养老床位180张。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和社会救助活动,发放各类救济救助金829.0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发放356.14万元;农村低保发放61.45万元;2014年共资助城乡居民(职工)参保参合资助参加城乡医疗救助参合参保1263人,累计资金支出17.59万元;住院救助84人次,救助支出13.23万元;自然灾害救助76万元;农村五保供养3万元;社会救助其他41.8万元;儿童福利4.3万元;老人福利255.5万元。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3人,较上年少18人,全年农村低保金共计发放61.45万元,较上年增加0.85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81人,较上年减少36人,月保障标准为450元。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连云区统计年鉴》为准。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