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灌云县南岗镇:全面推广“岗东模式” 深入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灌云县南岗镇在广泛深入调研,找准致贫根源的基础上,创新扶贫思路,落实帮扶举措,以岗东村为试点,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程,积极探索“一部三岗五联合”脱贫攻坚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趟出“岗东模式”
近年来,岗东村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帮扶工作队员和市委驻村第一书记的大力帮扶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一部三岗五联合”脱贫攻坚新模式,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抓手,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低收入户增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51万元,全村贫困户在家就近务工获得务工收入76万元,人均增收3500元,171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一部”,即建立产业富民党支部,将支部建在田间地头,依托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帮带功能;“三岗”,即设立党员扶贫服务岗、扶志领航岗、扶智先锋岗,以党员设岗的形式,为低收入户提供关爱服务、教育扶贫、技术指导、就业培训等,激发低收入户的内生动力。“五联合”,即建立“公司+基地+大户+经纪人+农户”的产业联合发展模式,成立村集体企业,建立村集体扶贫基地,吸引、帮助大户融入基地发展,扩大经营范围,壮大经纪人队伍,拓展销售渠道,带领贫困户在基地打工和自主种植,以多方联动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脱贫。
二、复制推广提升,全面决胜小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岗东村集体增收的成功经验为其他“18万+”边缘村提供了增收致富新样板,南岗镇党委、政府以岗东村为典型,全面推广“岗东模式”,助推南岗镇33个村如期实现年收入达“18万+”的目标任务。
去旧破规,实心干事。以村集体产业发展作为集体增收的重要途径,坚持党建引领、镇村联动、村企联建。2020年6月,南岗镇注册成立产业发展总公司-江苏连新云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岗镇各村成立产业公司,实行“抱团取暖”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全镇范围内资源共享、资金统筹、共同富裕。总公司作为产业帮扶龙头企业,除基础农业种植外,还开展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农业休闲、国内贸易等多项经营活动,以资源、人才、市场的全面优化配置,对接大市场,拓展大平台,塑造大品牌,融入大发展。
目前,南岗镇已有30个村注册成立公司,并新建一座农产品电商展示中心,已经形成了芦蒿、红薯、花生、林果、豆丹五大特色产业。总公司牵头协调相关村产业公司与苏花集团、紫燕集团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签订了收购协议,为农产品解决销路问题,为村集体产种植解决后顾之忧。
市场导向推动三产融合。以市场倒逼二产、一产发展,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转变传统农业的低产属性。一是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一产向二产迈进。在带动全镇农民种植甘薯的基础上,发展南岗手工粉丝产业,打造南岗手工粉丝之镇,严格卫生监管,限定时间产量,统一质量品牌,推动粉丝手工大师非物质文化建设。公司已筹建手工粉丝加工厂,预计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10亩,九月份动工建设,现已正常运行。二是根据市场资源,科学调配种植和种植区域。常州凌家塘市场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十强市场,经营来自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市)的蔬菜、果品、粮油、水产品等十大类1000多个品种,通过深入探索和了解,公司已与市场经营户建立起农产品产销合作伙伴关系,将根据市场和土壤状况,统一规划南岗镇各村农产品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既解决了市场又解决了轮作问题,把村集体增收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经管站、市委农办督查处供稿)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