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碳纤维王者的崛起之路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信息化时代,材料的每一次创新应用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发展。
每个工业强国的崛起,都依赖于雄厚的材料工业作为支撑。
地处沿海发展轴的连云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被中国材料工业相中,一路跟随一路创新。其中不乏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连云港经开区就是这些故事发生的现场,每天烧一辆桑塔纳的故事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
碳纤维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细,纤维束强度却可以达到钢的4至5倍,而且耐高温、抗腐蚀、导电好,是高新材料中十足的全能选手。从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大飞机、轮船的大幅减重提速,到高尔夫球棒、羽毛球拍......碳纤维应用甚广,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碳纤维研究,虽然技术在实验室早已成熟,却始终不能进入工厂化生产。2000 年左右,这样的材料依旧被国外企业垄断,高昂的价格严重影响中国装备市场竞争力。
时间回到2005年3月,一场特殊的会议改变了张国良的一生。
那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国良第一次听到碳纤维。“与会的专家说,这样被广泛应用的碳纤维却长时间被日本东丽等国外企业垄断,高昂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张国良说,这让他萌生了投身碳纤维产业化的想法,以改变我国在这一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就这样,中国碳纤维规模化事业在连云港经开区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滩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2007年10月30日,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揭牌暨万吨碳纤维首期工程开工典礼在连云港经开区大浦工业区举行。中国碳纤维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了车间。
那时候,连碳纤维分子式也不会写的张国良,把自己抛进了一个碳纤维的世界。凭着一股倔劲儿,他查遍碳纤维的信息,记下3000多个主要工艺数据;上东北、走山西、访京、赴上海……一周驱车上万公里,找遍国内一切曾经研究过、试验过、接触过碳纤维的人。
张国良的碳纤维启蒙老师、东华大学教授潘鼎,回忆起几年前给研发团队上课的情景:“连续5天时间,我住在张国良家里,讲碳纤维的性能特点、研发现状……说老实话,当时哪里相信这群40多岁才接触碳纤维的人能成功,以前涉足碳纤维的企业找专家后,不成功就换人,思路一会儿一个变,没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可能成功呢?但张国良是真正凭自己的学习和创新,摸索成了碳纤维领域名副其实的专家。”
第一条年产5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开始设备调试,张国良亲自按下了那个绿色按钮。设备启动了,但生产线却没有打通。知情人回忆,“由于国内没有一个厂家做过,国外又技术封锁,所以当时的生产线都是自己建造的,可以说没有一点经验,需要一次一次地开机试,而每一次开机,多则几十万,少说十几万的材料费是少不了的。”
“一共76天,可以说每天开出去一辆桑塔纳。”张国良回忆说,那时候他想最多搭上其另一家纺机企业一年的利润,可是如果还不成功该怎么办呢?他没有去想,也不敢去想。
输送到纺丝机的原液过稀、纺出的原丝质量不理想……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科技人员发明了多项独创技术,这些技术后来申报了12项专利,其中有4项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2018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港经开区新材料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人规模化生产碳纤维的历史正式翻开崭新一页。
在经开区新材料发展的历史中,这种精彩的故事非常多。杜钟氨纶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国内少数最早实现氨纶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奥神新材料研发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为中国消防员保驾护航;慧智新材料打破国际垄断,实现膜工艺的国产化……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是连云港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个缩影,更是其勇于创新的最好见证。
有人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连云港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已成功打破多项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过去被材料“卡脖子”,如今材料正开启经开区的“新赛道”。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